「不是每個孩子都生在書香環繞的家庭」學校圖書館是教育平權的最後一道防線

文/ 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2023-04-17 (更新:2023-04-24)

閱讀力是學習力的根基,至關重要,但卻不是每個家庭都有餘裕能栽培孩子的閱讀力,學校圖書館因而扮演關鍵角色,肩負閱讀資源平權的重責大任。

很多研究都已證實,閱讀力好的孩子,學習力通常也比較強,尤其,在108新課綱上路後,素養導向的教學與評量當道,閱讀理解能力較佳的孩子,明顯吃香,為孩子從小「裝備」好閱讀素養,已成了新顯學。

然而,卻不是每個家庭都有餘裕能投入、栽培孩子的閱讀力,尤其在通膨衝擊之下,尋常家庭經濟壓力大增,閱讀資源的「貧富差距」加大,已是現在進行式。

在教育平權議題中,閱讀資源的平權本就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如今更添重要性與迫切性,其中,學校內的圖書館扮演了關鍵角色。。

「美國總統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卸任時,曾要大家別忘了做兩件事情,第一,是廣設小學,第二,就是廣設公共圖書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名譽教授陳昭珍說,從這位美國開國元勳的發言,不難看出,圖書館跟學校一樣,是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閱讀資源的平權,學校圖書館扮演關鍵角色

陳昭珍被譽為「公共圖書館之母」,目前是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通識中心講座教授兼圖書館館長,她分享,中小學圖書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作法會比一般的公共圖書館更深入。

例如,有些學校會安排晨間閱讀時段,運用沉浸式的氛圍,讓孩子自然愛上閱讀;也有學校會在校園各角落或班級內擺放書箱,提供適合的書籍,讓孩子即便人沒進到圖書館,也有機會接觸到多元的讀本。

還有學校會舉辦如「閱讀小狀元」、「閱讀小博士」等活動,鼓勵孩子大量閱讀,陳昭珍強調,當孩子閱讀量拉高、閱讀視野拓寬時,閱讀的能力一定也會變好。

 

新課綱重視「素養」,強調自學的能力

台灣的108新課綱強調要培養孩子的素養,「在素養教育中,閱讀是最重要的環節,已經有很多科學研究證實,倘若孩子長文看不下去、抓不到重點,其他學科的學習也不會太好。」陳昭珍說。

她指出,知識原本就是連結,孩子有了閱讀的能力,就形同有了自學的能力,能自己找想學的、喜歡的東西來閱讀,這般的連結的能力,是真正的素養,養成後孩子是能一生受用的。

不過,閱讀力的培養並非一蹴可幾,得從引發興趣、養成習慣著手,還得從小開始、日積月累,勝率才會高。

 

閱讀力的培養,也有區域間與家庭間的貧富差距

這對某些家庭來說,很不容易。屏東縣高樹鄉田子國小的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王妙心說,在她的經驗中,一班20個學生中,家裡有書、父母會買書的,不超過五個人。

「有些家庭,是真的忙於討生活,無暇顧及這一塊;也有些家庭,是大人不重視課外閱讀,他們可能會讓孩子去上安親班、補數學或英文、上安親班,但不會去買書,」王妙心直言,希望父母陪著孩子建立閱讀習慣,對某些區域或家庭來說,真的是種奢望。

不是每個孩子都生在書香環繞的家庭,這樣的現實,讓學校圖書館成了最後一道防線。不過,學校圖書館雖然扮演關鍵角色,但實際上,卻是沒錢又沒人,長久以來,一直仰賴著現場教師的熱血在支撐。

 

缺錢!政府無固定經費「學校想買新書得設法籌錢」

圖書館最重要的,當然是書。「可是,政府資源有限,學校圖書館通常是沒有固定預算的,若想買新書,就得靠學校或老師想辦法...」南投縣草屯鎮炎峰國小的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黃秀莉說。

最常見的方法,是想辦法寫案子、接計畫,領到經費後,再把部分金額用於買書;也有很多學校仰賴家長資源,或是直接請家長會捐款挹注,或是在校慶等大型活動舉辦時,請家長認購書籍,認購後孩子可以先帶回去看,看完再捐給圖書館。

連結企業或民間力量,也是一招,黃秀莉分享,以炎峰國小為例,附近廟宇如紫南宮、惠德宮,鄰近企業如18度C巧克力工房等等,都是捐款熟面孔,努力聚集各種資源,就是希望每年都有買書的經費。。

 

校內館藏多是舊書,書齡甚至「比老師還老」

王妙心也觀察到類似的情況,她直言,缺乏固定預算,只能想辦法籌買書錢,「畢竟,圖書館的書,太舊也不行,我剛來田子時,看到好多比我還老、30幾年前出的書,裡面知識都已經不太對了,畫風又很古老,孩子怎麼會想看呢?

黃秀莉強調,想透過閱讀學習新知,書當然不能太舊,尤其是科學類的書籍,最需要適時更新,畢竟科技日新月異、科學研究也不斷有新進展;至於其他類別,新書也有新書的好處,最起碼對孩子的吸引力就比較高,有時為了配合教學目的,新書的採購也是必要的。

「中小學圖書館應該是個生生不息的有機體,」陳昭珍點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小學圖書館並不是「典藏型圖書館」,肩負的任務是推廣、而非典藏,書籍得要汰舊換新,才能跟上時代脈動,可惜,台灣的現況是圖書館內有許多舊書、甚至破書,帳面上的「擁書率」多為灌水。

陳昭珍指出,好的圖書館,一定要有年度預算,能用於規劃買書,「比方說,今年有哪些特別好的書,老師有哪些推薦書、或教學上會用到的書,圖書館就去採購;西方國家、台北美國學校等等,都是這樣做,香港的小學圖書館每年基本採購經費也有15萬港幣,我們連兩萬、五萬都沒有,這,真的是在辦教育嗎?

 

缺人!靠熱血教師拚搏,努力推閱讀

缺乏人力,也是多數學校圖書館的常態。王妙心說,四年前她剛到田子國小服務時,看到圖書館的第一眼,簡直驚呆了,「那時候,書架的書是一團亂,不但沒有照分類號或其他方式排列,而且還有很多書是橫著、倒著放,甚至還有書連標籤貼紙都沒貼,根本沒建檔…」

不僅藏書沒能好好整理,甚至連開門營運的人力都缺乏,王妙心回想,當時學校的圖書館,一整天只在大下課時開放20分鐘,因為只有一位志工媽媽在幫忙,借閱量當然很低,每天只有一、兩位學生會去。後來她花了一段時間,才讓圖書館的營運上軌道,也慢慢建立孩子的閱讀習慣。

陳昭珍推廣閱讀教師制度已十多年,她表示,閱讀教學還是有專業性的,「不是隨便哪一個人管圖書館都行,在國外,中小學圖書館都會聘專業人士,好好管理、推動,把孩子帶往合適的方向。」

至於台灣,目前高中端還有圖書館主任,由學校老師兼任,國中小就沒有專任人員,只能看看有沒有熱血老師願意奉獻。

已經到炎峰國小服務七年的黃秀莉說,在第一線推廣閱讀,雖然辛苦,但大家都很甘願,「因為你能看到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改變,有書相伴的孩子,真的就會不一樣了,性子更穩定、眼界更寬廣、生命更有厚度…」

而所有老師們共同的心願,是政府能夠投注更多資源,幫助更多學校的圖書館活起來,照亮更多孩子的生命。

 

【資料來源】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27272

發布日期

113-09-13

最後更新日期

11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