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頁之間,多了一層溫度/成功大學附設醫院斗六分院

今年度我們精神科的品管圈計畫目標著重改善病友在住院期間的睡眠品質。透過改善病房環境之外,也會鼓勵病人積極參加病房內的活動。其中在靜態活動的選擇上,我們希望能夠提供多元書籍,僅可能滿足病房中每個不同成長背景、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疾病嚴重程度等病人的閱讀需求。

由於精神病房的管制相對其他病房嚴格,限制條件多(如:禁止攜帶手機),空間、活動侷限,自由度低。要讓幾乎全天候要待在精神病房的病人接受一段長時間的治療,可以想像,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難熬的痛苦日子。

於是,我們希望書籍能成為病房中的一種慰藉。

自從收到更多來自誠品基金會「閱讀分享計畫」轉贈的書籍之後,也許是因為選擇性變多的緣故,觀察到更多病人會開始翻閱書籍,病房整體文藝氣息的氛圍感變明顯了。

患有雙相情緒障礙症的小綠,在住院期間表現出行為忙碌、活動量高、多話的疾病樣貌。大學就讀園藝系的她,平時就有種植花花草草的興趣,住院期間除了會主動照料病房的植栽之外,看到書籍區裡若有園藝相關的書籍,也會特別主動翻閱。

除了病人主動閱讀之外,亦有護理人員會選擇透過共讀的方式來照料病人,在更多時間的陪伴與支持之下,取得精神科病人對醫療人員的信任。尤其對缺乏病識感的病人來說,建立關係在精神治療中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患有思覺失調症的老林,會表現出平淡、興致缺缺等低生活動機的負性症狀。由於老林的過去職業為司機,在住院期間在醫療人員的鼓勵下會翻閱任何有圖片的書籍,其中會特別選擇旅遊類的書籍。

患有輕度失智症的阿寶已高齡75歲,行動不便的他,多坐在輪椅上,需要專人來協助處理他的穿衣、洗澡等日常生活。照顧阿寶的護理人員,會在忙碌之餘念繪本,或翻閱有老舊年代照片的圖像書籍跟阿寶互動,聽阿寶聊他年輕時意氣風發的回憶。


很難說,哪怕只是想隨便翻幾頁來消磨時間,我們都不曉得這個過程是不是也開闊了某些人的視野、某些被侷限的人生?也許哪一本書哪一句話,突然轉動了一個人長期僵化的想法?甚至,成為轉捩悲慘人生的契機?或創造了新的人生希望?

我始終相信,吸引我們所選擇的每一本書,在那個當下都有重要的意義。某種程度來說,閱讀的效果可以是一種魔法力量。願這些魔法力量可以持續發酵在每個人的生活之中。

發布日期

113-12-16

最後更新日期

11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