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疊我們的理想畫面/花蓮縣崙山國小

2024/12/11

撰寫人 : 廖偉丞 老師

崙山國小的圖書館在 110-111 學年度是停止運作跟對學生開放的,在 112 學年度下學期才正式整理好空間、預備好新書,並重新向學生開放(並也要重新推動閱讀課程回歸正常的閱讀教學……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因此很感謝誠品基金會「閱讀分享計畫」能夠協助提供贈書,讓校內閱讀推動的資源能夠「久旱逢甘霖」。

圖說: 低年級小朋友們在課輔、生活課時,會造訪圖書館一起讀書。

在書籍應用部分,由於陸續也有來自縣府的大批購置圖書抵達,因此「誠品閱讀分享計畫」的贈書一同上架後,普遍借閱率都是偏高的。新的書籍能帶給孩子新的刺激,且誠品基金會志工將書本書況皆保持良好,書籍因為主要以語文類為主,與議題或族群文化的連結較少,故而較少直接融入到課程的設計。

整體而言,以中年級(三四年級;本學年的四五年級)的借閱率最高。一二年級由於班上就已經有各種繪本、距離圖書室也較遠,較少直接使用並借閱圖書館資源;五六年級則是因為在校有許多其他任務(不諱言在我們學校由於缺少閱讀資源的注入,最直接的可見後果就是高年級在課業上就會展現出明顯的吃力。故本校的高年級學生會花費越來越多時間在課業、作業、訂正上。)

共讀 Pixel City 發揮想像力

最令我與孩子們驚豔的是,誠品基金會贈與我們許多特別的立體書。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 Pixel City Pop 》 這在講 RGB 三個像素戰爭的書,即使已經看過多次,每一次打開書孩子們都還是會感到很讚嘆。但可惜的是立體書、精美的繪本多是英文(Pixel City Pop 則是法文!我本人大概是方圓 10 公里內唯一會說法文的人吧。),所以中低年級孩子較難從這些書籍中,領略到文字閱讀的樂趣。我個人最喜歡跟孩子一起閱讀的是 《White Noise》,因為在翻頁時會真的出現「白噪音」,我會帶著孩子一起仔細聽翻頁的聲音,邊解釋故事的內容。

本校結合「誠品閱讀分享計畫」書籍與 SDGs 相關書籍,推動以議題的主題式閱讀活動。在這些活動中,「誠品閱讀分享計畫」的書籍扮演的是輔助角色,鼓勵入館學童借閱。

品格繪本的世代交替

今年四年級的班級有七人,也是我相處時間最長的一個班級。因此,上學年(他們三年級時)也花了許多時間跟圖書館一起相處。

這一班很特別喜歡看同系列多本書,而且你一本我一本的借,讀完了再浪漫的交換,朋友交換繪本搞得像新婚夫妻交換戒指一般。我帶他們一起讀過《世界中的孩子》系列,也帶他們閱讀誠品基金會轉贈的品格童話繪本,學習尊重、守信等的品格。

升上四年級,擅長瞄準「系列叢書」書架的小朋友們就看到除了品格童話繪本之外,還出現了七個好習慣的繪本系列,想當然耳按照座號分一分就各自把書領回班上閱讀了。過了幾天,孩子跑來跟我說,這些故事跟以前讀過的差不多呢,都在教導我們要有好的品格!

他們班也不是第一次這樣對書籍「似曾相識(Deja vu)」了,校外老師來演講時使用的繪本,也一眼被他們認出並且大暴雷。讀書除了進到腦袋裡面之外,心也要有空間,跟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才能從此熟悉。

圖說:四年級學生在館藏建置到一定程度時便持續於圖書館內上閱讀課,導入集點制度, 讓學生記錄閱讀內容與心得。學生閱讀速度、識字量顯著提升

「這本書很好看喔,我還帶回家看」

現在五年級的阿藤在四年級時,是我閱讀課的頭痛魔王。閱讀時間,他總是笑容滿面地盯著老師……講難聽一點就是在鬼混啦。我試過各種方法,唯一能引起阿藤興趣的,是老師在旁邊一字一句地跟他輪流唸;不然就是給他報紙跟學習單,強迫他有「必須完成的壓力」但長期下來總覺得對他的閱讀興趣跟語文能力沒有幫助。

升上高年級後,情況起初也沒有很明顯的變化。其他同學在讀書時,阿藤還是會在館內閒晃,問他讀了什麼,也說不出所以然來。因為他平常是很乖巧的孩子,身為老師,不免感到氣餒,不知道要怎麼引起他的學習動機。

圖說:二年級小朋友在中午放學後,到展出環境書展樓梯間閱讀角翻閱書籍。

後來我先是推薦了「誠品閱讀分享計畫」附有注音的橋樑書(推薦強度:近乎逼迫),見他有些微提起興趣,見縫插針的把《字的童話》、《字的傳說》等老牌橋梁書推薦給他,在我強烈要求「每個人都要借一本書」的規範之下,阿藤勉為其難將《字的傳說》第一集借走。

隔週的閱讀課,一進到圖書館,阿藤就找了個舒服的角落窩著,拿出上周借的書開始閱讀,邊看,邊激動地跟我說:「老師!你知道這本書有多好看嗎!我帶回家看耶。我爸還叫我不要再看了滾去寫功課,所以我就約我爸爸一起看……」

聽著他絮絮叨叨地分享著他跟《字的傳說》的「在家日常」,覺得在崙山這些日子推動閱讀的一切,終於看到一次理想的畫面。

圖說:加開文化書展展區。展出阿美族、鄒族、布農族與拉阿魯哇族文化相關書籍。

 

發布日期

114-01-13

最後更新日期

11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