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4 │ Apr. 2015
訂閱基金會分享誌
延續每本好書的生命旅程
「這些書我們需要歸還嗎?」
「我們有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嗎?」
「學校要提供企劃書或是任何報告資料嗎?」


當需求單位向閱讀分享計畫提出書籍申請時,這些都是我們常接到的詢問。沒有錯,閱讀分享計畫送出的書籍是不用歸還的,而申請方也不需要支付任何的費用,當然我們也不會強迫學校繳交出一疊又一疊厚厚的文件報告,只是這樣的「申請辦法」,總是讓學校老師們感到不可思議。

每個月總會有一張又一張從全台各地提出的書籍申請單,而這些對象經過各別的評估與了解後,只要是有意願在閱讀推廣盡一份力量,且不是以營利為目的,基金會都會陸陸續續安排進書籍配送的名單中,不管是學校、社團、社福單位或是在地的協會。常走訪各地的同事們,正因為深知偏遠的單位對於書籍資源的緊迫需求,刻意讓申請的步驟更簡單方便,主要也是希望別讓制式化的程序,消磨掉這些夥伴們推動閱讀的熱情。


一本書,連接起孩子的世界
記得曾經有張申請單是來自於一位教育替代役男,他帶著推廣閱讀的任務來到偏遠的山區學校,在往返的信件聯繫中和我們說到:「偏遠地區的孩子,他們的生活其實就是在那座山谷之間,他們對於山林間小動物的認識很多,可是對於外面世界的認識始終沒有合適的機會跟管道,透過閱讀可以讓他們跟外面的世界連接,這是個很重要的窗口。」起初他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送出的申請單,卻沒想到真的收到了回應以及陸續送達的書籍。

還有一位提出申請的代理教師,也希望能有推動閱讀的機會,但受限於尚未取得正式的教師資格,所以只能夠小規模的為班級設置閱讀空間,他希望往後也能把經驗帶往下一所服務的學校,提供給不同環境的學生閱讀。類似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也因為有這群用心在推廣閱讀的夥伴們,從四處募集來的書籍,才能持續發揮影響的力量,開拓更多孩子的視野。


大眾的溫暖,重構新的人生視野
透過基金會的網站,宜蘭的古亭國小向「閱讀分享計畫」申請書籍,今年三月底共三大箱192本的兒童繪本及兒童知識類叢書送抵學校。學校和我們分享時說:「雖然書本不是全新的,但得知此批書籍皆來自於社會大眾與企業之捐贈,再經由誠品基金會、誠品書店同仁、企業與個人志工的分類整理與裝箱分送時,那種感動已不是言語所能形容。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感受到社會大眾的溫暖,從閱讀中建立自信、重構新的人生視野。也希望每個人都有機會從接受者轉變成贈與者,讓書香真正進入每個家庭中。」

長期身處於都市的我們,也許很難勾勒出什麼叫做偏遠,什麼叫做資源不足,透過一次次的拜訪,我們走入了一個個也許連公車都沒有到達的地方,學校老師提到因為預算不足,圖書館的書籍大多破損嚴重,且數量也不多,孩子們翻來翻去總是只有那幾本,又或是藏書太過老舊,不僅不適合也吸引不了孩子們的興趣,就更別提閱讀習慣的養成了。透過閱讀分享計畫,我們嘗試弭平都會與偏鄉的資源落差,讓全臺各地的孩子都能擁有享受閱讀的機會。


來自各方的愛心和書本一樣沈重而溫暖
臺中樹和教育基金會在收到書籍後來信分享說,瑞井小學堂的孩子們看到裝滿書的箱子都好興奮,一開始都在猜說裡面到底有什麼書啊,迫不及待地想把它拆開看看。很多孩子都自願來幫忙整理書櫃,幫忙把新書上架,雖然書本都很重,但都搬得很高興,而老師們也趁機給孩子機會教育,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各方善心人士的愛心,這些愛跟書本一樣沉重,希望能好好利用這些書籍。小學堂的老師們花了2~3星期的時間,終於都把書編碼建檔完成,而且每個星期一都會帶著一、二年級的小朋友一起閱讀。

而位在彰化的香田國小提到,當書籍上架後擺放在教室的第二天,孩子一早到校馬上發現有新的讀物,他們開心問著:「老師,這書可以讓我們借回家嗎?」當老師介紹完如何觀看幼兒館後,每個孩子都人手一本開始閱讀,20分鐘後老師請孩子上台分享最喜歡的部分,發現許多孩子都一直舉手說著:「老師,再來換我!再來換我!」老師興奮的告訴我們,孩子們都非常非常喜歡這些書籍。


許許多多的感動與改變,隨著書本的送達陸續產生了,透過閱讀分享,我們努力讓這份大眾分享出來的愛,可以傳遞到每個需要的角落,不管距離有多麼遙遠,而這些匯聚來的書籍也曾經跟著大專院校的國外志工團隊深入到緬甸、柬埔寨、泰國等等地方,溫暖也充實大人小孩們的閱讀感動。如果您有意願成為閱讀推廣的推手,不論是學校、社團、社福單位或是在地協會,只要您有書籍資源的需求,且不是以營利為目的,都歡迎跟閱讀分享計畫提出申請,只需要前往基金會官方網站,依照說明完成線上表單即可。當然,若您願意捐出珍藏的好書,我們很開心的邀請您一起加入分享的行列,讓這一本本好書的生命旅程得以延伸,繼續不斷地搭起一座座的橋樑,豐富下一位大小讀者的閱讀體驗。

我想要捐書 │ 我們需要書